近日,《苏州日报》以《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企业登高攀新、项目拔节生长、产业聚势腾飞——“三箭齐发”助力经济“热力全开”》为题,报道了园镇以创新驱动、项目引领、载体赋能“三箭齐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摊开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的产业版图,大树林立,枝繁叶茂。全球最大的薄带铸轧生产基地在此扎根,总投资15亿元的金恒奥达新能源智能装备及高品质合金材料制造基地加快推进,总投资超38亿元的劢迪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港也已形成规模……创新如潮,项目浪涌。一个个大项目连片成林,聚能成“链”。
近年来,冶金园(锦丰镇)瞄准新材料、新医疗、新能源“3+N”产业发展主赛道。既深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群追新攀高;又布局新赛道,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迈进、新兴产业向“链式”延伸。
冶金园(锦丰镇)发展热力全开,其秘诀在于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项目招引建设与高能级载体支撑“三箭齐发”,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2.3毫米厚的原材料,经过至少5次往复轧制,最终减薄到0.2毫米……在沙钢集团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硅钢一车间,厚度仅为0.2毫米的无取向硅钢正以每秒十余米的速度迅速轧制下线。凭借卓越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如今,这些硅钢产品已成功运用于零跑、奇瑞等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
创新离不开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过去10年,沙钢集团投入的技术研发费用已超500亿元。今年7月,苏州首次发布“2025苏州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名单,张家港9家企业入选,沙钢集团以年度投入77.58亿元位居榜首。目前沙钢集团已形成150多个系列、1.4万多个品种的技术储备,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端钢材的自主保障能力。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恰恰是创新的主战场。”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对钢铁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而在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条智能化高端环锻件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只见一个个机械臂稳稳地抓着数十吨重的连铸钢锭,灵活自如地进行着提升、送进、翻转等操作,毫无笨重感。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们联合多方技术团队,耗时3年多进行研发,在国内首创智能化高端环锻生产线,实现了下料、制坯、碾环、热处理等十余道锻造工序一气呵成。”中环海陆技术研发副总经理助理马苏告诉记者,如今,中环海陆大型环锻件智能制造车间年产能达10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等行业。
企业笃定信心、创新求变的发展激情,是冶金园(锦丰镇)奋发图强、蓬勃向上的生动写照。
目前,冶金园(锦丰镇)正集体向“高精尖”突围。江苏沙印集团利用数码印花技术10秒可以打印16米《清明上河图》绣品;苏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结直肠癌数字病理图像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软件”成为中国首个被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的数字病理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一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正有力推动着园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日前,国信沙洲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在江苏省同批次扩建电厂中率先实现“双投”目标,成为区域能源保障的重要支撑。
作为国家级能源规划和江苏省“先立后改”清洁高效支撑性电源项目,国信沙洲扩建项目总投资约89亿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项目投产后,所发电量主要在苏州地区就地消纳,除快速响应电网用电负荷变化需求外,还将为落地苏州地区的省外特高压绿色来电、省内新能源发电提供近160万千瓦的调节容量空间。
当前,一批又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这片热土上密集落地、加速推进、开花结果,共同铺就冶金园(锦丰镇)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色。数据显示,目前园镇共有37个三级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额达515.5亿元。其中,金恒奥达新能源智能装备、方鼎跨境电商智能物流中心及供应链总部等22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全部启动,国信沙洲、浦项中厚板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和纳统率均位居张家港市首位。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服务为上。冶金园科技招商局副局长邬理伟介绍,园镇牢牢抓住“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两条主线,不断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以项目突破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
上半年,冶金园(锦丰镇)打出以商引商、资本招商、驻点招商、平台招商等多种形式“组合拳”,高频次拜访客户、洽谈项目,招商引资持续突破,签约佰杰利斯功能性大豆蛋白、智源磁悬浮余热利用、富隆捷氢能装备制造等超亿元项目27个,总投资达62.8亿元,产业集群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
无论是新项目的落地还是已有项目的增资扩产,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贴心服务。今年以来,冶金园(锦丰镇)出台了《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指南》等文件,全方位协调解决报批报建等问题,确保项目开工“能早则早、能快则快”;针对涉企服务的重点难点,开展重点企业座谈会,组织工信、商务等部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心声、解难题;制定高层次人才定制政策服务包,协助企业共同招引人才并申报相关扶持资金……
从项目意向、签约,到开工、投产,冶金园(锦丰镇)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一项“永不竣工”的战略工程。这不仅成为项目落地生根、企业发展创新的坚实保障,也正逐步激发“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强磁场效应,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走进张家港市冶金园劢迪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港内的玄宇医疗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对导管进行精密加工。一支看似普通的心脏导管,细长的管身配上前端的小圆环,造型简单却“暗藏玄机”。
这个看似常规的医疗耗材,实则是全球首批采用单侧靶向消融技术的创新产品。苏州玄宇副总经理郑凯告诉记者,“有了它,医生就可以更加安全、精准地对病人进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玄宇医疗致力于电生理与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与制造,企业投资约1亿元在劢迪创新港建设生产基地,主要生产PFA、静脉闭合系统等核心产品。目前已获评2025年度第一批苏州创业领军人才,为该市唯一300万元资助额度项目。
一家起步于上海的科技人才企业,为何会选择来到苏州小城镇上的产业园,郑凯给出的答案是“专业”。“我们的产品需要申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劢迪拥有完善的医疗器械注册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我们缩短一半左右的注册时间,便于公司产品尽早上市,产生效益。”
近年来,冶金园(锦丰镇)大力推动高能级产业载体建设,劢迪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港正是其中之一。这里不仅建起适合医疗企业产业发展的专业厂房,还同步构建起医疗器械创新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检测中心、公共实验平台、CRO(医药合同研究组织)平台、投融资平台等配套服务平台,为医疗器械产业构建起集研发、注册、检测、融资、销售于一体的闭环产业生态系统。目前,创新港内已经吸引了45家医疗器械头部企业的加盟,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另一重要载体——扬子江新医疗创新园,由店岸村联合协仁、郁桥、西港、交通4个村共同投资2.2亿元开发建设,是张家港市认定的星级载体。该创新园于2024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已建成多栋高标准生产车间,包括2栋5层和1栋6层丙类车间、1栋甲类车间,并设有研发楼、医疗产业展厅、注册人制办公室等配套服务设施。
优质载体吸引优质企业。今年入驻的洁盈医疗公司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专业配套,该公司专注于为第三方提供医疗灭菌服务,年灭菌服务能力高达9万立方米,年产值约2500万元。“得益于冶金园(锦丰镇)新医疗产业集聚,公司刚入驻园区就与30余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公司总经理江峰松说。
近年来,冶金园(锦丰镇)始终坚持“载体先行”的发展理念,围绕“苏州医疗智谷”定位,加快推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串珠成链”。截至目前,园镇已入驻高端医疗器械企业11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家,2024年实现产值8.98亿元,同比增长23.9%,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