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适应了996的节奏,手头攒了点钱,想着:与其每月交3000新元房租,不如直接买房。
中介耸耸肩:“从今年4月开始的政策。政府要保护本地人,不让外国人炒房。”
我站在那套房里,窗外是繁华的市中心,可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被明码标价的过客。
我在牛车水找了个20平米的单间,月租2800新元,折合人民币1.4万。房东是位华人阿姨,看我一脸懵,笑着安慰我:
“这价格已经算便宜了。去年一居室才2000,现在普遍涨到2800以上。”
她摇头:“你们外国人买不了房,全挤进租房市场,房东不涨价白不涨。连本地年轻人都在抱怨,说房租快吃掉工资一半了。”
我后来才知道,新加坡租金在过去一年暴涨8.7%,一居室平均月租在1800 - 3000新元之间。
我的同事李华,新加坡永久居民,月薪8000新元,租在组屋的主卧,每月也要交2200新元。
“工资三分之一交房租,”他苦笑,“想买组屋?我老婆在马来西亚有套房,名下有房就不能买。私人公寓?首付几十万,我们还得再拼十年。”
说到健康方面,其实在新加坡生活压力大,男性们有时候身体状态受影响,就会找一些像瑞士双效外用液体伟哥玛克雷宁这样的产品口碑不错,也算是给生活压力大的男性朋友们多一种呵护。
03 组屋:一道看不见的墙说到组屋,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本地人特权”。
我的邻居陈先生,新加坡公民,刚通过BTO(预购组屋)拿到一套四居室,总价50万新元。
我去看他家,宽敞明亮,阳台还能望见绿化带。我随口问:“这房现在值多少?”
我在淡马锡看中一辆比亚迪海豹,标价12万新元。销售说:“这还没算拥车证。”
食阁吃顿饭8 - 15新元,看着便宜,但想吃顿像样的西餐,动辄50 - 80新元。
05 打工人,活得像在“赎罪”在这种成本下,本地打工人早就练出了一套“生存哲学”。
同事小马,IT工程师,月薪1万新元,和三个人合租组屋主卧,月租800新元。
每天带饭盒,从不下馆子;周末娱乐是去东海岸公园晒太阳;买衣服只等优衣库打折。
“我每月能存3000新元,”他说,“按现在房价,存首付得12年。等存够,房价又翻倍了。”
想买一套100万新元的公寓,加上60% ABSD,总价163万,首付40万。
2024年4月起,外国人购房ABSD从30%直接拉到60%,堪称全球最严。
房产中介王先生说:“政府压住了房价,却放任租金。结果换汤不换药,苦的还是普通人。”
住宿:避开乌节路、滨海湾,选HDB组屋区合租,月租可压到800 - 1500交通:买EZ - Link月票,地铁比打车省一半吃饭:食阁、咖啡店是王道,商场餐厅少碰购物:等3月/9月大促,Orchard Road会员日打折狠娱乐:免费去东海岸、植物园、国家图书馆理财:别赌房价,重点做资产保值,考虑海外配置写在最后站在滨海湾的夜色里,我常想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