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30日),为期3天的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香会”)在新加坡拉开帷幕,今年“香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国逾550名国防和安全机构代表。“香会”第一日看点颇多,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作为首位欧洲大国元首,在开幕晚宴发表主旨演讲抛出“战略自主”“走第三条道路”。此外,主办方发布的报告中,充斥对特朗普政府政策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甚至列出对特朗普的六大“灵魂拷问”。
依照惯例,“香会”主办方会邀请一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第一天的开幕晚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而每年在开幕晚会发表演讲嘉宾的身份及其发表的演讲内容,通常被视为具有为当年“香会”奠定基调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主旨演讲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他更成为“香会”开办以来,第一位在开幕晚宴发表主旨演讲的欧洲国家元首。
在演讲中,马克龙称法国要在中美竞争博弈下走“第三条道路”,同时宣扬了法国版的“印太战略”,还频频抛出“合作”“自主”“新友谊”等关键词。他提到,欧洲和亚洲应联手维护开放贸易、关注网络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还暗批美方推动北约增费,呼吁“不要制造对抗”。
马克龙阐述法国版“印太战略”时,号称“要打造欧洲和亚洲的新友谊”。虽为欧洲大国,但法国因为在“印太”地区拥有多处领地和驻军,一直自诩为“印太”国家,试图在区域内通过议程设置加强线年代以来,法国就以替越南撑腰为由搅局南海、侵占属于中方的西沙、南沙岛礁。近年来,法国更是加快了介入“印太”的步伐,它的航母也不断跑到南海来耀武扬威。马克龙此次亮相“香会”,可谓是法方在这一进程上添加的最新注脚。
事实上,随着美国日益陷入孤立主义,欧洲重新审视跨大西洋关系、加强欧洲战略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马克龙也在演讲中频频提到“战略自主”,称法国将重新审视欧洲与亚洲在战略自主方面的共同利益,并努力传达对这一新兴伙伴关系的持续热爱。
马克龙还表示,他多年来一直主张,欧洲要更加独立,拥有更多战略自主权。他续指,为了欧洲的地区安全,需要欧洲人更加独立,这意味着欧洲需要壮大自身的能力与实力。对于法国要走的“第三条道路”,用马克龙的原话来说那便是,“要合作,不要依赖。”
顺带一提,马克龙在演讲中还指出,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仅是一种“道德责任”,更是一种“政治要求”,“欧洲可能会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立场,除非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得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是马克龙此次东南亚之行的第三站。在此之前访问越南和印尼期间,他已签下总额逾百亿元的合约,包括越捷航空加购20架空客客机,以及印尼签署采购法国“阵风”战机的国防意向书——尽管这款战机日前在印巴冲突中表现备受质疑。
显然,马克龙此行是看准了亚太局势复杂、多方角力之际,想趁势突围:抢市场、谈合作、秀存在。他在“香会”高调亮相,既是为“欧洲战略自主”造势,也凸显域外力量在本地区活跃加剧。这股趋势值得警惕,亚太不是干预试验场,更不应沦为大国刷存在感的舞台。在“香会”这样的对话平台上,中国始终主张以沟通管控分歧、以合作取代对抗。真正负责任的声音,不只看话语,更看行动。
“香会”前夕,主办方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了2025年度《亚太地区安全态势评估报告》,这也是 “香会”例牌——作为会议讨论的基础性核心材料。直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该系列报告基本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关注中美博弈、炒作中国军力发展对地区安全威胁等涉华议题。但今年的报告中,相关内容大幅缩减,转而把重点放在了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对盟伴关系和区域安全的影响上。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章节甚至罗列了六大“灵魂拷问”,包括特朗普能给乌克兰带来和平吗?特朗普能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吗?特朗普政策会给区域安全带来哪些影响等等。该系列报告一改从前为美西方主张背书站台的论调,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国政策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
主办方今天下午(5月30日)召开学术发布会对该报告进行解读,报告共分为6章,其中关于特朗普政府政策影响部分的第二章,是在会上被讨论最多、提问密度最高的一章。撰写这部分内容的主办方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保罗在发布会后告诉直新闻记者,美方政策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就像“屋子里的大象”,谁都不能视而不见。但由于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对于报告里提到的那六大“灵魂拷问”,实际上,连他自己都没有答案。
此外,直新闻记者还留意到,本次“香会”赞助商有空客、波音、雷神洛克希德·马丁,及BAE等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牌军工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也曾经多次参与对台军售,在今天晚上的开幕晚宴上,这些企业的代表也作为座上宾参加晚宴,可以想象由这些企业赞助的“香会”,会有怎样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