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宁布料与牛仔服饰历来以其耐用、百搭的休闲形象走俏。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丹宁牛仔裤市场规模约为866.6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9%,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至约1215亿美元。
从市场细分来看,北美地区依然展现出强劲势头。2024年北美丹宁牛仔裤市场规模达到约299.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1.2%,稳居全球最大的丹宁消费市场。其中,女性牛仔服饰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NPD 集团的报告称,截至 2023 年 2 月的 12 个月内,美国女性牛仔裤的销量为 3.64 亿条,比前一年增加了 2200 万条。
为响应女性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品牌们正积极在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上发力。2024年8月,Wrangler推出了全新的女性牛仔系列Bespoke,由一支全女性团队主导设计,涵盖紧身裤、铅笔裤与喇叭裤三种经典剪裁。该系列特别依据真实女性身材数据和用户反馈打造,采用先进的合身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牛仔裤常见的腰部空隙等穿着问题,体现出对舒适性与包容性的高度关注。Lee也在女性市场上加快布局,推出名为“Denim Beyond Definition”的新系列,由印度知名时装设计师Suneet Varma操刀,并联合其印度独家授权商Ace Turtle进行推广。该系列主打时尚与优雅的结合,旨在为女性消费者带来更具前瞻性的丹宁穿搭体验。
对于牛仔品牌来说,问题的关键是是如何脱颖而出,吸引这一群购买力日益增强的消费者。品牌们正积极提升穿着体验与多样性,以捕捉女性消费者的审美与功能性需求。
根据Cotton Incorporated Lifestyle Monitor™的研究,Z世代在牛仔裤消费中展现出对天然材质与可持续性的高度偏好。61%的消费者更青睐由100%棉或棉混纺制成的牛仔裤,89%的Z世代认为棉质牛仔裤比人造纤维更“正宗”,这一比例在千禧一代为87%,在X世代与婴儿潮一代则高达93%。
在可持续性与舒适性方面,85%的Z世代认为棉质牛仔裤最具环保优势,同时他们也认为棉质在舒适性、透气性、柔软度和整体质量上表现最佳。
在购买决策因素中,Z世代最看重的是合身度(92%)、舒适性(90%)和质量(90%),价格因素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85%)。
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丹宁市场营收约67.3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86.05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1%。虽然增速相对全球平均略低,但中国市场规模和基数优势明显。在消费者行为上,中国Z世代和年轻白领对丹宁服饰的需求同样突出,他们更加关注个性化款式和环保属性。根据棉花协会调查,国内消费者也普遍偏好真棉轻质丹宁,且追求独特设计和品牌故事。
据针对中国城镇消费者拥有牛仔服装数量的调查数据显示,牛仔裤的人均拥有量为4.2件,牛仔短裤1.4件,牛仔夹克0.8件,牛仔裙0.7件,牛仔衬衫0.4件。近年来,中国丹宁服饰的线上渠道快速发展。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和社交媒体成为重要销售和推广渠道,双十一等大型促销活动周期常拉动丹宁品类销量高增长。消费者画像方面,一二线城市年轻消费者青睐欧美潮牌及新锐设计师品牌,而三四线市场更注重性价比和舒适度。一些本土品牌借助下沉市场和差异化设计,正在打造本土牛仔品牌阵营。同时,国际品牌也纷纷加大在中国布局,Levis、Lee、Calvin Klein等频繁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联名和限量系列,以迎合多元化需求。
在中国牛仔服饰市场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国际品牌也在不断调整战略,以更好地适应本土消费者的变化与需求。
作为牛仔裤领域的开创者,Levis在中国市场表现稳健。即使受到了关税冲击,在截至2025年3月2日的第一财季, Levi Strauss & Co. 的表现好于预期。公司净收入为1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有机增长9%。亚洲地区录得3.08亿美元收入,较同期增长7%,有机增长10%。
近年来,Levis通过推出国潮联名系列、环保主题系列等方式,积极贴近Z世代和千禧一代消费者。例如,在2024年,Levis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的定制丹宁系列,同时加大了可持续丹宁(如使用水资源节约工艺和有机棉材料)的比例,迎合了消费者对环保与文化认同感的双重需求。
整体来看,中国国内的牛仔品牌正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一些新兴品牌通过聚焦下沉市场、优化产品线、强化电商布局,正在重新焕发活力;另一方面,一些老牌品牌则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期,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升级和渠道转型上持续投入。
在款式趋势上,根据TikTok Shop发布的数据,松垮版型牛仔裤销量同比增长高达233%,反映出消费者对舒适性、自由感和个性化表达的高度偏好。小红书的数据显示,牛仔裤相关的话题浏览量中,#显瘦牛仔裤浏览量达36.8亿,#高腰牛仔裤11.9亿,#复古牛仔裤也突破6.9亿,凸显当前消费者对修饰身形、高腰剪裁与复古风格牛仔裤的高度关注。从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消费者对于牛仔裤的核心关注点集中在三大维度:功能性(如显瘦、高腰)、审美趋势(如复古风格)以及购买参考(如推荐内容)。这不仅表明牛仔裤作为基本款仍在消费者日常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显示出个性化与实用性正在成为推动牛仔单品消费增长的关键动力。
对于品牌而言,这些社交热词的背后,实际上也是产品开发与营销方向的信号。从产业端来看,款式演变也直接影响了供应链结构。宽松版型牛仔裤在面料消耗量上相比紧身裤普遍增加10%-15%,对棉花及丹宁布的需求量有所上升。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预测,2024/25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将同比增长约3%,其中牛仔产业是主要拉动行业回暖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宽松剪裁需要更高柔韧度和耐磨性的面料性能,这也促使越来越多供应商加大对混纺面料(如棉+莱赛尔TENCEL®纤维)的投入。
从第四季度的数据来看,牛仔裤在10月销售额同比增长45%,位列女装TOP10品类涨幅前列,呈现出阶段性的消费热度回升。然而进入11月和12月后,销售增速迅速放缓,分别同比下降18%与10%,显示牛仔裤在季节交替中的“冷热分明”特征尤为明显。
出当前消费者对牛仔品类的需求更具周期性与功能性。在早秋与初冬阶段,牛仔裤凭借其百搭属性与修身效果受到市场青睐,成为基础刚需单品;但在深冬时节,随着羽绒服、针织裤等保暖品类占据主导,牛仔品类的实用性和穿着意愿同步下降。
对品牌而言,这一“快涨快落”的销售表现也提示了供应链与上新节奏的调整空间:应更多聚焦于应季设计、弹性排产与更灵活的SKU调控策略,以应对消费者偏好与气温变化交织下的品类波动。
在生产端,工艺革新成为推动丹宁产业升级的核心。为了适应轻量化与环保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牛仔制造商引入了臭氧洗、激光雕刻、数字喷墨印染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水资源消耗(例如,臭氧洗可节水90%以上),还优化了染色和后处理工艺。例如,Candiani公司已研发出完全无水染色设备,且推出了凯发国际官网COREVA™技术,生产出全球首款无塑料、可堆肥的弹力牛仔布,能够在生命周期结束时自然分解,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越来越多品牌采用植物基染料和数码印刷技术,提供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牛仔布料,确保颜色鲜艳且持久。在回收与循环经济方面,Shein于2024年引入了“Cool Transfer”水性印花工艺,生产了380,000件牛仔服装,比2023年增长了90%,节水10,000吨。一些品牌如Nudie和Mud Jeans则通过承诺回收旧牛仔裤换新品,积极参与到减少废旧纺织品浪费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总体来看,市场处于一个转型期。在技术凯发国际官网端,生产工艺如臭氧洗、激光雕刻、数字印染等不断革新,不仅推动了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迈进,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品牌们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中,部分牛仔与丹宁品牌未能成功定位,导致营收亏损。设计与销售端,品牌逐渐关注细分赛道,探索个性化与功能性兼备的创新设计,同时借助电商与社交平台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推动销量增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