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全球信赖品牌

翁石匋:将江西篆刻引向全国-K8凯发官网
K8凯发官网

新闻中心

2024-12-08 21:59:19

翁石匋:将江西篆刻引向全国

分享到:

  2024年1月,西泠印社邀请海内外73家印学社团汇集杭州,举办“海内外印社联展”,凯发国际官网江西鄱湖印社代表江西参展。鄱湖印社成立三十年来,一群人痴心从印,社长翁石匋一心倡导:传承文脉,弘扬印学,互相学习,携手同行。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他把江西篆刻引向了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江西篆刻群体,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江西印学的发展。

翁石匋:将江西篆刻引向全国(图1)

翁石匋:将江西篆刻引向全国(图2)

  翁石匋,字志强,号得助堂、紫玄庐,江西弋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印林》主编、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鄱湖印社社长、上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篆刻作品七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和西泠印社主办的大展,篆刻入选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建党百年名家篆刻展,并有佳作被国家博物馆、国家画院、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美术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吴昌硕纪念馆收藏。

  为了推动江西的篆刻走向全国,把江西印学带上更高的阶段,翁石匋近年来经常奔走在全国的各种印学团体和展览现场。一位山东的篆刻家告诉记者:“单单我们济宁,翁石匋就来过十多次。”近几年,篆刻家们年年都可以在济宁见到翁石匋,济宁的汉碑汉画强烈地吸引了他,济宁的书法篆刻乃至金石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今年,翁石匋将鄱湖印社中心带到了济宁,与济宁印社举办了两家印社的篆刻艺术联展,3月在济宁汉园首展,4月在弋阳文化公园举办联展。9月,鄱湖印社参与西泠印社主办的“印说中国故事”。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促进了相互的学习,也是对篆刻艺术的创新性弘扬。

翁石匋:将江西篆刻引向全国(图3)

  西泠印社作为“天下第一名社”,始终秉持“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注重“诗书画印兼能”,根植传统,守正创新。2023年,西泠印社迎来创社120周年大庆。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国及海内外各印社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西泠印社在社庆期间举办国际印社联展,鄱湖印社也受邀参与。翁石匋立即在全体社员中开展稿件征集活动,收到来了百余方风格各异的印花,并从中挑选了60余件印花设计制作印屏参展,成为江西印学界的一件盛事。

  篆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怎么样才能和当下的社会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热爱它?翁石匋带领着鄱湖印社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代表江西印学新力量的鄱湖印社参与了众多的主旋律活动,用正能量传播篆刻艺术。

  在他带领下的鄱湖印社,每逢重大事件和节日,都会组织社内成员积极参与创作篆刻艺术展览。2020年疫情期间,鄱湖印社组织社员为投入疫情防控的“逆行者”镌刻“吉语印”,祈愿国泰民安;联合全国11家印社,举办“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全国十一家印社抗击新冠肺炎篆刻作品联展”;2021年7月1日,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鄱湖印社主办了以“歌颂党恩”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鄱湖印社组织成员为中国体育代表队金奖获得者治印,以示祝贺;2024年11月9日,为纪念方志敏诞辰125周年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90周年,鄱湖印社组织艺术家结集出版了《北上抗日先遣队足迹印谱》《长征印谱》和《军魂正气歌印谱》。

  翁石匋编撰出版的《邓小平革命足迹篆刻》《世界博览会印谱》《长江印谱》《人民英雄方志敏》《佛像印集》《印证弋阳》《道在瓦甓》《中国竹根印》和《中国印林》10余部篆刻专辑,完美地把篆刻和热点时事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翁石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玩”,这是篆刻创作的最佳境界。翁石匋从二十岁开始“玩”篆刻,后经钱君匋先生的指教,主攻篆刻,是在篆刻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篆刻家。他有时穿插时间“玩”,有时集中精力“玩”,在篆刻艺术中他的情感寄托最炽热。

  篆刻是传统的经典。对待传统,以“玩”介入是无所作为的,以“悟”精研方为正道。“悟”者,领会也。陶潜在《归去来辞》中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德国古典哲学中考察,“悟”,是知性与理性的思维运动的最高形式。翁石匋所悟,是慕远古又近汲明清大师的养分,既沉浸来楚生、钱君匋篆刻的娟美,又放眼吴昌硕的浑朴高古之趣,与此同时,他又仰望齐白石的“写意”刀法,故他的篆刻作品呈现出两种面貌。

  当下,篆刻圈也存在一定的浮躁之气,有些人常将石面涂黑率意为之,无论朱白、粗细,美其名曰:意临,实乃乱涂胡刻。在翁石匋篆刻作品中,呈现的是传统的古朴美,但其印风也有新的变化,“残缺美”的意趣浓烈了很多。这是他感悟了苏东坡所说的“守骏莫如跛”的审美意识后的思想解放。在篆刻艺术的道路上,他试图从“玩”“悟”“玩”的过程演绎自己的个性,因此,就自身的篆刻作品风格呈现多样性,他想给读者留下多元的审美情趣。在《翁石匋篆刻集》中,看到的大多数篆刻作品从章法、形式到刀法、性情,他都在作深度的转向自然天趣,任性走刀。在“有法”中求“无法”。这是从“玩”到“悟”再到“玩”的境界递进。前者的“玩”是有“史”,后者的“玩”是有“我”。他想达到某种自由的生命境界,并从中找到某种精神上的解脱。

翁石匋:将江西篆刻引向全国(图4)

  竹根印是运用竹刻、竹根雕、篆刻技法,所完成的一种具有审美价值、收藏价值并具有篆刻印章价值的竹根产品。制作完成的竹根印用彩绳珠穿孔配饰,保存装盒,随身佩戴,成为人们雅玩的文创产品。在他的努力下,2022年3月,弋阳竹根印作为传统美术项目,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这两气质是同一个家庭能出来的妈”,妈妈晒两闺女吃烤串吃出不一样的气质,凯发国际官网网友:一个大家闺秀,一个有大

  Rare Bird of Fortune Captured on Film in Zhousha...

上一篇:“布”里生花!南通传统非遗的现代绽放
下一篇:2024第八届TSCI国际数码印花工业应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