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全球信赖品牌

芜湖陶辛镇:活着的千年圩田 历久弥新的遗产-K8凯发官网
K8凯发官网

新闻中心

2025-08-09 04:37:48

芜湖陶辛镇:活着的千年圩田 历久弥新的遗产

分享到:

  安徽芜湖陶辛水韵“十纵十横”古水系源于北宋,为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据清乾隆《太平府志》卷4《地理志·乡社》记载,当地百姓在陶辛圩内按“井田模式”开凿水渠,每100亩为一方格,每一小方格四周有沟渠环绕,每四方格为一区间,四周有大沟为界,沟沟相通,渠渠相连,形成“农田-水利-村落”协同共生的格局,完整保留了兼具灌溉排涝、农业生产、生态调节、景观多样化等复合功能的生产耕作范式,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逐水而居,驭水而作,与水共生”的生产生活图景。历经千年风雨,这些人工沟渠依然如大地的经络,滋养着万亩良田,见证着圩田文明的生生不息。

  治理水系,焕新农耕文明。突出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将十纵十横古水系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荆山河河道治理等20多项重大水利项目,总投入资金3.3亿元,采取工程、景观及水生态措施,水上、水下同步治理理念,畅通、连通各主排沟水路通道,实现从单一“工程治水”向系统“生态治水”转变,40公里防汛堤防全部达标,改善灌溉面积6.1万亩,建成青安江畔百鸟滩湿地、荆十路水生态景观带、农村小微水体活水循环等一批生态治水新样板,实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让群众生活更舒心舒适。

芜湖陶辛镇:活着的千年圩田 历久弥新的遗产(图1)

  农旅融合,激活官圩潜能。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弘扬圩田文化为核心的江南乡村文化,做活农业文章。水脉交织的千年农耕智慧不仅滋养着万亩良田,也是荷莲、果蔬、青虾等特色产业的创新实践,探索“荷田养鱼虾”立体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提高经济效益。“陶辛青虾”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标”认证,陶辛莲子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积极探索“农业为根、文化入魂、旅游为形”发展路径,全力打造荷莲种植、加工、旅游上下游产业链,戏水采莲品菡萏,推进套花湾、青安江畔百鸟滩等景点的配套完善工作,致力于依托精品示范村项目打造“千年圩田”IP,将圩田文化与荷文化互为补充,深度挖掘千年古水系历史内涵,讲好水故事、传承水文化,以水为媒、以荷为介,促进农文水旅互惠互利。

芜湖陶辛镇:活着的千年圩田 历久弥新的遗产(图2)

  人文赋能,赓续和谐共生。围绕“古圩荷乡”发展定位,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争取实施和美乡村中心村、精品示范村、美丽宜居村庄等项目,全面改善村庄风貌,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新典范。盘活闲凯发官网入口置民房等资源,打造“两香庭院”,积极推动发展庭院经济,变空心房为致富屋的同时,引导凯发官网入口村民主理、长治长新乡村治理新范式。招引悦慢慢民宿、乡村会客厅等业态入驻,以圩田脉络为形,系统构建农业生态、文化景观、休闲产业融合发展,让古圩田在保护中焕发新生,绘就圩田与聚落和谐共生的江南水乡图景,为乡村深入发展注入核心引擎。

  春赏油菜花海、夏韵荷叶田田、秋喜稻谷丰收、冬蕴麦苗青青,陶辛圩田的千年智慧,深藏于四季轮作的作物里,历久弥新的遗产,应用于春耕夏种的丰收里。下一步,陶辛镇将以“陶辛官圩”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深挖圩田文化,整合水资源,打好荷品牌,编织融合经济的“锦绣画卷”,让千年圩田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上一篇:听海|街接沧溟 骑楼映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