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 成圈针:织针达到退圈高度 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保持在最低位置
1、什么是提花组织?其有何特性? 2、如何辨别单面均匀提花和不均匀提花织物? 3、图2-4-4所示为一单面织物的线) 作出该织物的编织图、结构意匠图: 2) 指出应该在几针道机器上编织?可选下列哪种机
附:可选设备: A 单面四针道大圆机,90路,2460针 B 单面二针道大圆机,102路,2890针
1)在每一个横凯发官网入口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是 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凯发官网入口于色纱数减一, 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与最大花高Hmax 对于某一路三角,每一档均有成圈、集圈和浮
通常 B----为总针数的约数 H----为成圈系统数的约数 B与H的比例要适当,使花型美观
通过不同高度针踵的织针(又称不同踵位织 针)和相对应三角的变换来实现选针的目的。
机件配置 三角: EA成圈三角, EB集圈三角, EC浮线三角(不编织) ——三功位编织 织针: 踵位0#——选针踵 踵位5#——压针踵 踵位1-4#——选针踵
如图所示为某一单面提花织物的编织图。 1、作出该织物的编织图、结构意匠图; 2、简述该织物的外观效果; 3、指出应该在几针道机器上编织?作出相应的上机
工艺。 4、若可选多针道针 织机有72路,2268针, 机器转一圈可织多少 个花高、花宽?
3) 所选机器转一圈,可织多少个完全组织花高?织物幅宽 上有多少个完全组织花宽?
1、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
2. 完全提花组织——指 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 织反面线圈时,所有 反面织针(在圆机中 即上针盘织针)都参 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 花组织。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 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 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凸效应。 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
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 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 组织 ,使浮线减少而将提 花线
1、特性: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3)生产效率低。 2、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取决于踵位数, B0=n 凡同一踵位的织针编织的纵行完全相同 二针道 n=2 三针道 n=3 四针道 n=4
若踵位排列为:步步高”/“排列或步步低”\“排列; 则最大花宽Bmax=B0=n
将4档针踵织针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不成循环, 则最大花宽Bmax≤N(N为针筒总针数)
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数不 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形 成了拉长的线不需要调换 ,只需调整高低位 置;
编织平针组织时, 0号起针踵的三角调 换成成圈三角, 1—4号选针踵的三角不 工作。 编织提花组织时,0号起针踵三角不工作, 1—4号选针踵的每一个三角根据花纹要 求调换 。
3.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 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 提花组织。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 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
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 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 1.直接式选针 ——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
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 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 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 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