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全球信赖品牌

深入探索!海南省总工会2025年第五期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K8凯发官网
K8凯发官网

新闻中心

2025-05-21 21:12:12

深入探索!海南省总工会2025年第五期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

分享到:

  

深入探索!海南省总工会2025年第五期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

  为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中关于实施典型标杆的选树培育和示范推广建设工程有关要求,充分展示海南省各级工会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最新成果,强化典型引路,海南省总工会制定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制度。现发布2025年第五期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供全省各级工会相互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推广应用。一起来看看吧!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口市龙华区总工会积极探索职工服务新模式,致力于将海口市龙华区职工活动中心打造成职工的温馨家园,不断创新职工服务内容与形式,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龙华区职工活动中心日常接待访客6200余人次,公益课程服务4000余人次,接待省市区级来访、开展会议30余次,服务1250余人次。专属公众号已有780余名关注者,并多次在《工人日报》、中工网、海南日报、海口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在龙华区职工活动中心系列活动等创新服务带动下,龙华区总工会自2023年以来30次荣登全国县级工会新媒体前50名榜单。

  一是聚焦体重管理,开启健康生活新动力。积极响应《海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龙华区职工活动中心精心筹备并开展了包括爵士舞、拉丁舞、普拉提、乒乓球、有氧健身操等11类契合辖区职工需求的运动课程。通过邀请专业讲师授课,为职工提供专业科学运动指导,引导职工科学管理体重,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使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助力职工在工作之余收获健康与快乐,让健康成为工作与生活的有力支撑。

  二是赓续文化薪火,焕发传统节日新活力。致力于为职工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平台,将春节、端午节、七夕等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举办新春游园会、非遗宫灯、手工香囊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同时,深挖海南地域文化特色,依托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等民族节日,开设古筝、民族舞、中国舞等课程,搭建起连接传统与现代、地域与民族的文化桥梁,提高职工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三是坚持职工点单,解锁职工多元新技能。紧密贴合职工核心需求,采取“职工下班、工会上班”工作模式,通过问卷调研精准问需,推出“龙华七点半”服务品牌。在工作日晚上、周末等时间增设美妆、视频剪辑等技能类课程,引入花艺、刺绣、编织、针织等创新活动类型,为职工带来丰富优质的技能学习与文化体验,将“职工点单、工会响应”落到实处,不断为职工职业发展与生活品质提升赋能,切实提高职工的职业竞争力与生活幸福感。

  四是发挥场地优势,激活场地潜藏新功能。通过举办“玫瑰书香”女职工阅读分享会、“龙华·知趣营”职工亲子科普等活动,充分发挥职工书屋文化教育功能,让书屋从单一的藏书处变身为文化交流空间,成为职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同时,积极探索场地共享新模式,将多功能会议室、多功能教室、舞蹈室等功能区向社会大众开放租用服务,将闲置时段的空间拓展出新用途,全方位发挥场地优势,实现场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亚市天涯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工会驿站建设与服务创新,工会驿站“建、管、用”一体推进,以驿站为主阵地,大力开展多项暖心服务活动,通过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活动形式,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驿站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是做好“建”的文章。采取共建和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工会驿站。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天涯区共有36家工会驿站,其中2家工会驿站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最美站点,建成1家智能化24小时驿站。

  二是做好“管”的文章。制定规范服务公约和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任务,优化工会驿站管理水平,做到规范管理,聚焦外卖员、快递员、环卫绿化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及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完善服务设施设备,将工会驿站打造成集休息、学习、交流、服务于一体的温馨港湾,为职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贴心服务。

  三是做好“用”的文章。提升工会驿站服务多元化,除提供基本需求外,还结合实际分别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义诊、送理发、普法宣传、心理讲座、职工茶话会、灯谜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天涯区总工会精心谋划,联合三亚市志愿者协会,依托辖区内工会驿站,2025年陆续开展14场“逐梦自贸港 奋进新征程”庆“五一”系列活动,其中“游于园,悦于心,暖于情”职工游园活动2场、“非遗承古今,妙手传匠心”非遗手工系列活动2场、“共筑文明家园,争做城市主人翁”建设文明城市知识竞赛活动4场、“普及绿色理念,践行低碳生活”环保知识答题活动6场,共吸引500多名环卫工人、交警、执法队员等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群体及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三亚市天涯区总工会让工会驿站从“能用”到“好用”,驿站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不断提高,成为广大职工的“温馨港湾”。工会驿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也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群体的行动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在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交汇的重要节点,文昌市总工会紧扣“建功自贸港 劳动筑梦想”主题,精心策划开展职工庆“五一”系列活动。通过9项精彩纷呈的活动,生动展现航天城劳动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为文昌撤县设市30周年献礼,为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彰显劳动者时代风貌。聚焦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策划开展涵盖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全民健身、文化惠民四大板块9项活动,吸引文昌全市近万名职工踊跃参与。在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体育赛事中,职工们发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赛场氛围热烈,充分展现新时代劳动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书法、摄影活动展示的200余幅优秀作品,生动记录文昌建设的成就与劳动之美,展现职工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创新开展的“1+N”健步走活动,主会场联动12个乡镇分会场,6000余名职工沿着滨海河湖、椰林绿道等特色路线健行,感受文昌生态之美;琼剧下基层活动将传统文化送到职工身边,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弘扬“三种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始终贯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线。在体育竞技中,职工以劳模为榜样奋勇争先;在文化创作中,用镜头和笔墨记录一线劳动者风采;在健步走活动中,沿途设置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标语等,诠释劳动之美,让职工在参与中深刻感悟劳动价值。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奋斗热情,引导职工将“三种精神”转化为投身海南自贸港和航天城建设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

  三是深化文化赋能,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庆“五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兴趣需求,又增进职工间的交流互动,有效提升职工归属感和队伍凝聚力。同时,活动也为文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为文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文昌市总工会将以庆“五一”系列活动为契机,持续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谱写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海南储备物资管理处工会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储备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结合职工大会提案征集成果,将民主管理融入单位治理全过程。通过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职工参与机制,推动解决职工关切问题,凝聚集体智慧,助力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高效落实,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工会主导提案管理,畅通职工发声渠道。“线上+线下”全覆盖征集。通过OA系统提案专栏、科室座谈会等渠道,全年收集职工提案12条,涵盖值班制度优化、库区安全等领域。工会主导分级管理落实机制。通过提案分级管理、职工代表列席行政会议等机制,确保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站前台、唱主角”。针对职工集中反映的“行政值班负担重”问题,工会组织3轮协商,推动值班组由3组增至4组,职工年均值班天数减少8天,值班投诉率下降65%。针对库区安全问题,工会牵头制定“立行立改、限期推进、长期规划”责任清单,联合安保科建立库区安全巡查机制,层层推进,闭环督办,整改率100%。将提案落实成效纳入科室年度考核(占比10%),建立“月度通报+现场验收”双向反馈机制,实施“提案—进度—责任人”月度公示制度,接受全员监督,职工提案落实率达92%。

  二是工会深化民主监督,赋能单位治理。实行项目监督全程化。在通用仓库建设项目中,工会组织10名职工代表成立监督小组,提出“优化防汛设施布局”等6条建议并落实,推动项目提前15天竣工,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优质工程”通报表扬;实现库区山体滑坡隐患整改率100%,安全生产连续3年“零事故”;应急物资调运演练达标率98%,获广东省“应急保障先进单位”称号。推进技术革新全员化。由工会发起“五小”创新活动,组建跨科室创新小组5个,完成“库区温湿度自动报警装置”等技术改进5项,节约运维成本12万元。实施“多岗通”技能培训计划,28名职工通过工会跨岗培训取得多岗位资格认证,跨岗培训覆盖率达40%,12名青年职工成长为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三是工会强化权益保障,筑牢和谐发展根基。廉政监督常态化。工会联合纪委开展专项督查4次,推动工程项目招标、租金定价等关键信息公开12项;设立“纪委书记接待日”,全年受理职工反馈9件,整改率100%。民生服务精准化。投入23万元完成食堂改造,更换消毒设备4台、加装空调2台,职工就餐满意度从72%提升至93%;协调新建6个充电车位,解决职工电动汽车充电难题;针对“文体中心无卫生间”等诉求,工会48小时内完成改造,以“小事快办”赢得职工信任。民生项目惠及职工100%,满意度测评达93%。

  三亚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会始终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通过“塑魂”“赋能”“建家”,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轨道交通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推进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扩面提质增效。

  一是深入实施产业工人“塑魂”工程,把安全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根据《三亚市轨道交通公司推进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实施方案》《三亚轨道交通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强化开展标准化安全检查,通过现场帮教、批评教育或升级考核等方式,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质量,夯实运营安全基础,2023、2024年度共组织安全考试73次,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覆盖检查188项,制定风险源防控措施34项。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氛围下,2023、2024年度正线司机共有效防止行车安全事件115起,有效保障运营行车安全。

  二是深入实施产业工人“赋能”工程。积极开展专利申请,获得《一种有轨电车救援起复横插杠杆装置》《一种有轨电车转向架横向缓冲器落车辅助止挡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积极开展科技立项工作,完成“有轨电车防撞预警系统开发运用”“新型超级电容系统开发运用”两项科技立项项目结题工作,完成司机驾驶智能监控系统装车运用,有轨电车防撞预警系统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材料。

  三是掌握职工思想状况有效引导推动建家。着力加强调研工作,精准把握职工所思所想,下到职工意见多、工作成效差的运营一线去,向一线职工问计,切实把职工思想统一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动力激发出来、潜能挖掘出来,夯实基层基础,广泛激发基层活力,更好地实现产业工人成长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K8凯发官网

上一篇:棉花白糖:价格波动与市场动态追踪
下一篇:多家主流媒体齐聚广元朝天 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