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清晨6点的河北高碑店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板车工张星驾驶着载满冻品猪肉的电动拖车,在车水马龙的市场中穿行。“淡季每天拉2吨,旺季得10来吨。”他身后,这座占地240万平方米的商贸枢纽正以日均5万吨的吞吐量运转,近万名“板儿爷”与8700余家商户共同编织着北方最大农产品集散网络。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示范工程,首衡集团通过9年多的深耕,已构建起覆盖北方13省区、服务4亿人口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其打造的“环首都一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日均调运量占据京津一半以上份额。
在市场深处的交易大厅内,电子屏幕不断跳动更新着价格与成交量。“我们依托京西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构建了‘五纵三横’绿色通道网络。”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介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与百万吨级冷库的协同运作,可实现半径100公里内1小时精准送达。目前该体系已接入全国数百个主产区的400余类农产品,形成全链条数字化追溯能力。
为缩短“从田间到舌尖”的距离,首衡创新构建三级保供体系:第一级保障体系即建设“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确保服务范围内城市居民7天以上生鲜农产品的日常需求;第二级保障体系即推进“城郊大仓基地的建设”;第三级保障体系为城区二级分拨网点,涵盖了商超、果蔬超市、社区菜店等终端节点。
2024年12月,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启动运营。近半年来,不仅确保了京津冀地区元旦、春节期间保供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更与首衡高碑店市场叠加释放农产品保供效能,更好地托稳京津冀“菜篮子”。
目前,首衡市场周边不仅聚集了众多全国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更是依托七大直播基地吸引135家大型电商企业入驻,形成涵盖种植、加工、物流、金融的产业生态圈。“我们规划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高碑店全面推进河北保定高碑店铁路物流基地一级工程、智慧冷链物流园二期、京津冀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际食品贸易港等重大项目,带动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构建北方农产品流通‘超级枢纽’。”魏树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