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能在片颚上进行。 舌针: I-II段:上升退圈 II-III段:稍作停顿 III-IV段 :垫纱、弯纱、成圈
2)水平配置沉降片 传统的沉降片与织针的配置方式。 片踵1—径向运动 片踵4—垂直运动
三角角度不变,机器路数可增加。 每路三角的宽度不变,可减小三角角度。 (2)弯纱张力减小,使得对所加工纱线的
•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1、沉降片双向运动的几种形式 1)无沉降片环 • 沉降片2垂直安装在 针筒中织针1的旁边, • 它具有三个片踵。 踵4 —升降运动 踵3—径向运动(挺进) 踵5—径向运动(退出) • 改变弯纱深度不是靠调 节压针三角高低,而是通过 调节沉降片升降三角7来实现。
1.特性: • 线圈歪斜性:纵行、横列歪斜,线圈扭转 • 卷边性:纵行向工艺反面卷,横列向工艺
• 导纱器的安装与调节 (1)α: α太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引起漏针; α太小,导纱器可能撞针钩。 (2)β: β太大,针难以钩住纱线,引起漏针; β太小,闭口阶段,针舌可能将垫入纱线夹住,
纱线张力增加,甚至引起断纱。 α、 β的调节可通过导纱器高低、左右、前后位
• 若导纱器安装太靠前(b偏大),则 前 垫纱横角α过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
➢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特点: 1)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
舌针的运动轨迹是以舌针的针钩内点在 针筒展开平面上的位移图来表示,它由舌 针三角的廓面形状所决定。
➢定义:将针织物结构单元组合的 规律,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 上表示的一种方法。
花纹意匠图用于表示提 花织物正面的花型与图 案。 每一方格代表一个线圈, 方格内的不同符号代表不 同的颜色。
• 特点:使用方便,多用于双面提花组 织的反面和多跑道机编织的织物,在 编排上机工艺时采用。
退圈 ——垫纱(带纱) ——闭口 ——套 圈 ——弯纱 ——脱圈 ——成圈 ——牵拉
(二)成圈工艺分析 1、退圈 • 退圈时针的上升动程H • 防止针舌反拨 • 退圈张力
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 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配置在这些不 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 织。 2.结构单元:线.分类: 针床数
2.垫纱 关键:针与纱线的相对位置。 垫纱过程中,纱线的位置及位置参数: 垫纱纵角β:纱线在针平面上的投影与握
—— 握持线 —— 真实纱线 ——纱线在水平面内投影 ——纱线在针平面内投影
线的垂直距离。 • 弯纱形式 : • 单式弯纱——针一次弯成所需的线圈长度。
复式弯纱——先隔针弯成双倍长度的圈状 线段,然后再分纱,形成大 小一致的线圈。
张力)和三角与织针间的作用力 。 4. f1和f2 :一般f2较f1长 。
• 将成圈、集圈和浮线用 规定的符号在方格纸上 表示出来。 ×—正面线圈 ○—反面线圈 ·—集圈悬弧 □—浮线(不编织)
• 特点:简单方便,适合于单面变化 组织、复合组织和提花组织的正面, 在制定上机工艺时常用。
• 定义:将织物的横断 面形态,按编织的顺 序和织针的工作情况, 用图形来表示的一种 方法。
左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拨; 右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刻; 运动中的离心力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4.套圈 套圈时,随着针的下降,旧线圈扩张,纱线可能 要转移,脱圈前线圈长度最大; 弯纱角度影响纱线转移
γ小,同时套圈针数多, 纱线张力大,有可能 导致纱线.弯纱、脱圈与成圈 • 弯纱深度——针钩内点低于沉降片片颚
如导纱器安装太靠后(b偏小),则 α角过小,可能发生针钩与导纱器碰 撞,引起针和导纱器损坏。
则β角过小,在闭口阶段针舌可能将 垫入的纱线夹持住,使纱线)织物线圈大小基本相同、结构均匀、外观
平整。 3)每个线圈后面的浮线)每枚织针的编织次数相同。 5)浮线不宜太长,否则容易引起勾丝。一般 不超过5个圈距。
不均匀(不规则)提花:在一个完全组 织中,每个纵行的线.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①给纱张力T1 ②摩擦系数μ ③牵拉张力To ④弯纱角度γ ⑤尖低和平底弯纱三角 ⑥弯纱深度x与l
1、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2)沉降片 (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 (4)导纱器
• 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 片颚 :弯纱时搁持纱线 • 片喉:牵拉 •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即在一个原组织的相邻纵行之间,配置着 另一个或另几个原组织) 如:双罗纹组织
3.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 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 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 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 能的花色针织物。
1. 完全提花组织—— 指每一路在编织反 面线圈时,所有反 面织针(在圆机中 即上针盘织针)都 参加编织的一种双 面提花组织。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 1)反面形成横条纹效应 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 ➢双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 ➢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K8凯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