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幸福镜头成为市民公共交通出行获得感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2024年,可以说是江苏“地铁大年”,地铁通车好消息接连不断,一年全省开通7条线公里,地下“大动脉”呼啸而来。
12月3日,徐州地铁3号线二期通车运营,运营里程8.13公里,接至3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站。这是一条利用既有3号线一期工程南北向延伸的城市骨干线路,覆盖徐州城市东北和西南客流走廊。
轨道延伸,织线年南京开通第一条地铁线号线开通,南京地铁线网进入“换乘”时代,踏上“织网”之路,发展至如今的“井”字形。“南京主城受秦淮河、紫金山、长江等自然山水分隔,城市布局南北长、东西窄。”《彼此的抵达:南京地铁站名文化》一书作者、城市文化学者薛冰认为,南京地铁的“井”字形,与独特的地理人文经济格局密切相关。
“换乘王”是近些年地铁线路布局的主要特征之一。南京在建的5号线座换乘站夺得“换乘王”称号;7号线座换乘站;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11号线座换乘站。苏州“换乘比”达43%的8号线号线“合抱成网”,构成一条“换乘王环线线是“城际换乘王”,马山站预留与常州地铁S2线换乘条件;太湖新城站预留苏锡常城际铁路换乘条件;宜兴站与宁杭高铁“无缝衔接”。
轨道交通线日,无锡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轨道交通线线稳步推进,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批前公示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太湖新城站(先行段)规划设计方案。
锡宜S2线线路两次下穿太湖、运行时速是普通地铁两倍,全线公里,是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6月,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S2线工程拉开土建施工序幕。无锡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至2024年底有5个站点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经过15年的建设,无锡市轨道交通目前处于“五线共建、五线线,近期江苏跨江、跨市、跨省轨交线日,南京至马鞍山市域(郊)铁路江宁镇站至牧龙站区间提前完成桥通工程,这段长4.41公里的工程是宁马城际铁路关键性建设节点之一,全部采用高架桥梁建设模式。通过这条线路,南京、马鞍山两市中心城区仅需30分钟即可互通互达。
2024年11月26日,宁扬城际(扬州段)首台盾构机“宁扬1号”完成出厂验收并下线,标志着宁扬城际(扬州段)全线第一个盾构区间隧道即将开启“穿城之旅”,工程建设转入区间掘进盾构施工新阶段。2024年12月3日,“跨市+跨江”地铁线线迎来新消息,其中的重大难点跨江段开始进行施工招标。宁扬城际S5线是中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城际地铁线路,途经南京市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仪征市、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邗江区。
当前,南京地铁4号线米,正在穿越长江,将抵达江北新区,通车后将提升南京新主城江北新区和老主城之间的通达性。
作为全国首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苏州还有更多雄心,正欲构建“东接上海、西连无锡”的格局。其中,苏州轨交3号线号线衔接,让苏州市民可以坐着轨道交通去苏南硕放机场。
杨涛建议,市域轨交一方面可以解决通勤需求,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引领发展的责任,建设者必须在线路规划、站点选择、车辆技术等方面审慎考量、统筹谋划,避免造成浪费。建轨交就是建城市,江苏人口密集地带多,城市连绵化趋势明显,市域轨交更值得大力发展,但需与整体规划相衔接、与中心城区相贯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