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华锦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就展”在中国非遗馆开展。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供图
12月6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迎来“转名录”后的“首秀”。
当天,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主办的“黎华锦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就展”开展,全方位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历史脉络、技艺特点、保护实践和创新发展。
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转名录”后的“首秀”,该展览设“百卉千华”“经纬技艺”“握指成拳”“潮起海之南”四个单元,全面呈现黎锦之美,展现海南省非遗保护成就,推动非遗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黎族腰织机、黎族木制轧棉机、绕线器、弹棉弓……展览展出了黎锦纺、染、织、绣各流程的工具,向观众展示一朵朵棉花如何变成一张张黎锦的全流程,体现黎族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哈方言服饰底色一般为深蓝色,杞方言服饰上衣无领、背后绣花,润方言有“V”字领,美孚方言服饰在肩部后背增加“后肩布”、赛方言长筒裙多采用提花工艺……展出的多件黎锦服饰,为观众呈现了五大方言区的服饰区别。
现场还有非遗传承人演示等“活态”展演形式,并搭建了船型屋,将黎族人民的生活场景搬进展馆。漫步展厅,多位非遗传承人、黎族织娘在现场展示着黎锦的纺、染、织、绣技艺。参观者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声,对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表示敬意。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现场观众陈先生表示,对于北方观众来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有很大的地理文化差异,他特别欣赏黎族织娘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让黎锦既有历史的沉淀,又不失时尚感。他相信,这项黎族非遗能够跨越时空,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
展厅里,山东观众徐女士细致地观赏着展柜中陈列的各式黎锦服饰。她表示,在海南旅游时曾接触过黎锦,而今有机会近距离深入了解黎锦,让她十分着迷,更期待有机会到海南学习织黎锦。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多种创新黎锦文创产品、黎锦时尚服饰,并展示了海南省“非遗进校园”、各大高校传承发展黎锦技艺、市县传统工艺工作站、9个市县黎锦保护等工作成效。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具象化地展示了海南多年来为保护传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成果,同时让更多人了解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据了解,该展览将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6楼11号展厅展至明年1月5日,凯发国际官网而后返回海南继续展览至春节后。
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对中国和西方而言,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美国沉浸在刚刚过完圣诞节的喜悦氛围中。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你这隐形战机也不隐形啊……”这样一句玩笑话,却被一名美国主播拿来认真“尬黑”中国了。近日,有关“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的讨论,成为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不乏美媒报道。据参考消息1月3日报道,一名美国电视主播在近日的一场节目中评论了中国“六代机”。
近日,广西百色的杨女士表示,在广东惠州打工的24岁弟弟杨先生在租住屋离世。杨女士称,12月14日弟弟晚上8点半下班回到和女友同住的出租屋后与女友一同吃了外卖,“弟弟吃了煲仔饭,女友吃了河粉,她也吃了几口煲仔饭”。
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1月3日晚,山东亘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亘元化工厂)实验室发生泄漏。工厂附近居民闻到明显异味。4日,文登区应急管理局表示,现场已处置完毕。
兰州站的“兰”为何这样写?网友:大有讲究!兰州,甘肃省省会,又称“金城”,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甘肃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地道的美食,让来过这座城市的游客流连忘返。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 兰陵史记编辑 兰陵史记韩国政坛最近的局势可以说是风云变幻,这几天,韩国总统尹锡悦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繁星之宇编辑|繁星之宇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你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最近,韩国的街头可谓是“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支持和反对尹锡悦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