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全球信赖品牌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K8凯发官网
K8凯发官网

新闻中心

2024-12-16 19:12:59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

分享到: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

  (4)色纱配置见图,一个横列 需二个成圈系统,机器一转3个 完全组织花高。

  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 数,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

  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 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 组织 ,使浮线减少而将提 花线圈与平针线圈纵行适 当排列。

  1、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

  双色均匀提花组织,一个横列每二个成圈系统完成,织针排列 呈步步高”/“。

  踵位织针)和相对应三角的变换来实现选 针的目的。 单面四针道针织机 双面四针道针织机

  机件配置 三角: EA成圈三角, EB集圈三角, EC浮线三角(不编织) ——三功位编织 织针: 踵位0#——选针踵 踵位5#——压针踵 踵位1-4#——选针踵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 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

  片 这些提花片不被压入针槽 相应的挺 针片的片踵露出针筒 受挺针片三角作用, 挺针片上升 将织针推升到退圈高度 (成圈)

  推升到集圈(不完全退圈)高度后,留同档片 齿的提花片被拨片压入针槽,挺针片不再继续 上升退圈,从而其上方的织针集圈。

  9. 长毛绒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特性, 纤维毛条梳理喂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长毛 绒组织的编织方法。

  10.移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特性,移 圈机件构型,纱罗组织和菠萝组织的编 织方法。

  凯发国际官网

  1)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 是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 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两 色浮线)每枚织针编织次数相同,即每个横列中只参加一 次编织;

  3. 绘制上机图 (1)根据意匠图编排提花轮次序 (2)决定每一只提花轮凹槽中插钢米的次序和种类 分析 :

  单色织物,一路成圈系统编织一个横列,采用成圈和 集圈两种选针,所以提花轮用两种钢米:高钢米、低 钢米。

  M-成圈系统数 e-色纱数 实际设计中 当Hmax /H 为整数时 编织整数个花型 当Hmax /H ≠整数时 ,可将余数的成圈

  息的工作机件之间有传递信息的机件。 分为:机械式选针和电子式选针 机械式如:拨片式、推片式、提花轮式和

  滚筒式等 ,用于小花型提花。 电子式选针分为:多级式和单级式两类。 特点:变换花纹快,花型大小和变化不受

  (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 成圈针:织针达到退圈高度 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保持在最低位置

  第一横列:1—7,1—10 集圈,其余成圈 第一提花轮钢米顺序: 6高 1低 2高 1低 5高 共15凹槽 全部排完

  根据意匠图编 排,提花轮次序, 决定每一只提花 轮凹槽中插钢米 的种类。

  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取决于踵位数, B0=n 凡同一踵位的织针编织的纵行完全相同 二针道 n=2 三针道 n=3 四针道 n=4

  若踵位排列为:步步高”/“排列或步步低”\“排列; 则最大花宽Bmax=B0=n 若踵位对称排列“ ”或“ ” 则最大花宽Bmax=2B0=2n 将4档针踵织针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不成循环, 则最大花宽Bmax≤N(N为针筒总针数)

  1.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 方法和走针轨迹。多针道变换三角、拨片 式、提花轮、电子等选针装置的选针原理 和工艺设计方法。双面提花织物的反面设 计与上三角排列。

  3.添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和基本 编织方法和影响正确添纱的因素。

  片压入针槽,使挺针片片踵埋入针筒,导致 挺针片不上升,织针也不上升即不编织。

  1) 花宽 ∵留齿高度不同的提花片,运动规律可不同 ∴不同花纹纵行数B0=37

  当提花片步步高“/”或步步低“\”排列 Bmax=37 通常取Bmax=36

  1.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 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 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 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 提花轮针片凹槽中有许多钢 米,分高、低、无三种,可使 织针分成三条运动轨迹。

  编织平针组织时, 0号起针踵的三角调 换成成圈三角, 1—4号选针踵的三角不 工作。

  编织提花组织时,0号起针踵三角不工作, 1—4号选针踵的每一个三角根据花纹要 求调换 。

  2)不同花纹的横列数H0与最大花高Hmax 对于某一路三角,每一档均有成圈、集圈和浮

  通常 B----为总针数的约数 H----为成圈系统数的约数 B与H的比例要适当,使花型美观

  2. 完全提花组织——指 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 织反面线圈时,所有 反面织针(在圆机中 即上针盘织针)都参 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 花组织。

  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 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 提花组织。

  (1)总针数N可被提花轮槽数整除,余数r =0 此时,针筒转一圈,提花轮自转Z转。 花纹的最大宽度:Bmax=T 花纹的最大高度:Hmax=M/e M-成圈系统数(即提花轮数) e -色纱数

  6. 毛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和基 本编织方法,毛圈沉降片的构型以及对织 物的影响。

  7. 调线织物的结构特点和特性,四色调线 装置的工作原理与调线. 绕经织物的结构特点和特性,绕经装置 的工作原理与绕经织物的编织方法。

  1、特性: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3)生产效率低。 2、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 1.直接式选针 ——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 针踵来进行选针。 如:分针三角、多针道变换三角、提花轮选针

  提花轮中高钢米——织针上升至退圈高度——成圈 提花轮中中钢米——织针上升至集圈高度——集圈 提花轮中无钢米——织针不编织

  2.特点 结构简单; 花纹有明显得螺旋形外观(相邻两个花 型之间有横向和纵向位移); 三功位选针; 提花轮呈倾斜配置,占空间小,有利于 增加成圈系统数。

  3、矩形花纹的形成和设计 由提花轮提花机形成的花纹区域有三种: . 矩形(最为普遍 ) . 六边形 . 菱形 假设 提花轮槽数=T

  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数不 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形 成了拉长的线圈 。

上一篇:杜钰洲:以质量提升为重点推进纺织行业结构调整
下一篇:纬编百科]单面提花组织介绍